畜牧减抗丨大食物观下,潍坊以减抗筑牢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168app官网下载

2025-10-16 14:07:25 来源:鲁网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王玉龙)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是守护全民健康的民生工程,是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近年来,潍坊市深刻把握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将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作为践行“国之大者”的重要任务,通过系统化谋划、全链条发力、多维度创新,构建起“政策引领、标准支撑、科技赋能、闭环监管、示范带动”的减抗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国畜牧业减抗行动与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板。

  完善监管体系,压实减抗责任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将“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农业农村工作重点,强调“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

  潍坊市深刻认识到,减抗不是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通过“三级联动、双向挂钩”构建责任闭环,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成立由市畜牧业发展中心主要领导任组长,兽药饲料管理科牵头,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市饲料工业协会、市兽药协会等共同参与的减抗行动领导小组。制定《潍坊市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整市推进实施方案》,明确“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将减抗任务分解至县(市、区)、乡镇(街道),构建“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落地执行”的三级工作体系,市级负责政策制定、资源整合、考核评估;县级负责技术培训、现场指导、样板培育;乡镇依托兽医站建立“一对一网格化监管”机制,对辖区养殖场实行“挂图作战”,确保每个环节有人管、每项任务有人抓。制定《潍坊市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评估方案》,从“用药强度、残留合格率、示范场建设、技术推广”四个维度设置12项具体指标,对减抗开展考核评估,评估结果向社会公示,以刚性约束养殖主体落实责任,避免“运动式治理”,确保减抗行动常态化、长效化。

  加强人员培训,夯实减抗根基

  针对不同群体知识短板,打造“市县企三级联动、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分类施教”的培训模式,确保减抗知识入脑入心、技术规范落地见效。

  市级培训“强骨干”。依托山东省饲料兽药质量检验中心举办全市养牛业科学规范用药培训班,为奶牛、肉牛企业培训技术人员200人次;依托山东畜牧兽医畜牧职业学院举办禽类科学用药培训班,培训基层兽医站和企业技术人员50人次;培训依托潍坊职业农民学院,每年举办5期“减抗专题培训班”,重点培训县(市、区)畜牧业发展中心业务骨干、乡镇兽医站负责人、规模化养殖场技术总监,内容涵盖政策解读、科学用药、药敏试验操作、风险评估方法等,培训骨干人员800余人次。

  县级培训“接地气”。每个县(市、区)依托乡镇兽医站建立“流动课堂”,每月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场,开展“手把手”实操指导,重点讲解休药期计算(如“按体重给药的休药期换算公式”)、替代产品(如益生菌、中药制剂)使用方法、用药记录填写规范等,累计开展“流动课堂”320余场,覆盖养殖场户6000余家。

  企业培训“强技能”。要求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5万只以上肉鸡的规模场,必须配备专职“减抗技术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技术员需每年参加不少于40学时的培训(线上课程20学时、线下实操20学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目前全市已培育持证“减抗技术员”1200余名,实现规模场全覆盖。

  此外,主动对接省畜牧兽医局,邀请省饲料兽药质量检验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等专家教授,开展“专家进企”活动,累计邀请专家46人次,为养殖场解决“细菌耐药性检测”“中药替代方案优化”等实际问题180余个。

  注重典型引领,提升减抗效率

  打造示范场点。制定《潍坊市减抗达标养殖场评定标准》,从用药记录完整性、残留检测合格率、替代技术应用率等8个方面设置评定指标,累计培育县级以上减抗达标养殖场1070家,其中市级达标场207家、省级11家、国家级2家(高密南洋养殖有限公司第十二养殖场、诸城市山东牧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向社会公布达标场名单,供其他养殖场学习借鉴。

  推广特色模式。围绕生猪、肉鸡、奶牛三大主导产业,总结推广两类典型模式:一类是“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如昌乐中慧养殖场,通过“养殖废弃物-有机肥-农田种植-饲料原料”循环,减少疫病发生,降低抗菌药使用量30%以上;另一类是“标准化减抗模式”,如昌乐树芽肉鸡养殖合伙企业,通过“全进全出饲养 环境精准调控 中药预防保健”,实现出栏肉鸡抗菌药残留零检出,两类模式已在全市300余家养殖场推广应用。2024年以来,先后承办“山东省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整市推进现场会”“山东省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培训会议”,组织召开市级现场观摩会4次,邀请周边地市、本地养殖场户学习借鉴,累计参会人员达3000余人次,有效扩大减抗模式的辐射范围。

  明确操作规范,强化减抗监管

  “三定”明确底线要求。定标准,制定《潍坊市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操作规范》,明确“禁用清单”(农业农村部划定的40种禁药、11类违禁物质)、“用药流程”(从诊断到给药的5个步骤)、“记录要求”(用药时间、剂量、休药期等12项必填内容);定流程,建立“抗菌药采购-入库-使用-残留检测”全链条记录制度,要求养殖场通过“潍坊市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实时上传数据;定责任,明确养殖场负责人为减抗第一责任人,兽医技术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实行“责任到人、台账到人”。

  “三查”加大监管力度。日常查,乡镇兽医站每月对辖区养殖场开展1次日常检查,重点核查用药记录与实际库存是否一致;专项查,市级每季度开展1次专项检查,聚焦“休药期执行”“禁药使用”等关键环节,两年累计检查养殖场1.2万家次;飞行查,对用药强度超标准150%、残留检测不合格的企业,由市畜牧业发展中心直接组织飞行检查,严肃查处违规企业。

  创新工作方法,务求减抗实效

  围绕“减少抗菌药使用总量、降低使用强度”目标,潍坊创新推行“养、防、规、慎、替”五字工作法,从源头减少疫病发生、规范用药行为。

  “养”字为先,提升机体免疫力。引导养殖场改善养殖环境,推广“智慧化养殖技术”——如生猪养殖场安装“环境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温度、湿度、通风),肉鸡养殖场采用“网上平养 自动清粪”模式,两年累计推动400余家规模场完成智慧化改造,畜禽发病率平均下降25%,间接减少抗菌药使用量18%。

  “防”字为要,筑牢疫病防控线。严格落实“免疫、检疫、调运、扑疫、消毒”五关防控措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密度达100%,跨省调运畜禽检疫率达100%,养殖场每周至少消毒2次,两年累计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监测2.3万份,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从源头减少细菌性疫病引发的抗菌药使用。

  “规”字为基,规范用药行为。严禁使用人用兽药、假劣兽药,严格执行兽用处方药制度——对抗生素类药物(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类等7大类)实行“凭处方购买、凭处方使用”,处方需留存养殖档案至少2年,查处违规使用处方药案件,有效遏制“随意用药”现象。

  “慎”字为戒,科学精准用药。推广“药敏试验 个体治疗”模式,要求养殖场对发病畜禽先开展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强的抗菌药,避免“盲目用药”;优先采用个体治疗,减少群体预防用药,两年累计推广药敏试验技术600余家养殖场,群体预防用药量下降35%。

  “替”字为补,扩大替代产品应用。鼓励使用中药制剂、益生菌、噬菌体等替代产品,如推广“黄芪浸膏粉”用于种鸡免疫增强,“益生菌制剂”用于仔猪肠道保健,两年累计推广替代产品20余种,替代抗菌药使用量占比达22%。

  强化科技赋能,激发内生活力

  针对减抗替代技术“研发难、转化慢、推广难”问题,潍坊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养殖场。

  建平台,汇聚创新力量。联合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成立“潍坊市减抗技术研发中心”,聚焦肉鸡、生猪、奶牛三大产业,设立“抗菌药替代技术”“耐药性监测”“绿色养殖模式”3个研发方向,组建由20名教授、研究员组成的专家团队,两年累计开展科研项目6项。

  促转化,搭建对接桥梁。推动市饲料工业协会、市兽药协会联合建立“减抗替代产品供需对接平台”,每年举办1次“减抗技术博览会”,集中展示益生菌、中药制剂、酶制剂等替代产品,两年累计参展企业80余家,促成合作项目45个,推动20余项技术成果落地应用。

  强支撑,提供精准服务。聘请省饲料兽药质量检测中心、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10名专家担任“市级减抗顾问”,为养殖场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如为高密市某奶牛场制定“中药替代抗生素预防乳房炎”方案,使该场抗菌药使用量下降40%,牛奶品质提升1个等级。

  重激励,激发创新活力。对减抗相关的科研成果、论文著作给予奖励,两年累计有50余篇减抗相关论文发表(其中《日粮添加槲皮黄酮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植物黄酮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等8篇发表于《中国饲料》等中文核心期刊),20余项替代技术获省、市科技进步奖(如《黄芪浸膏粉生产工艺及在种鸡养殖中的应用》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在全市推广应用,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减抗替代效果,有效激发行业创新热情。

  在大食物观引领下,潍坊市减抗行动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全市2496家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100%参与减抗行动,52%完成达标,兽用抗菌药使用量较2023年下降20%,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连续两年保持99%以上。

  下一步,潍坊市将聚焦行业监管、技术研发、模式推广、品牌建设,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深入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持续推动畜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转型,真正实现“从养殖场到餐桌”的畜产品质量安全闭环管理,以减抗行动的持续成效,践行“保障食物安全、端牢中国饭碗”的庄严承诺,为建设畜牧强市、守护全民健康谱写新篇章。

责任编辑:赵岳
新闻关键词:
网站地图